法国影星阿兰•德龙去世,享年88岁

责任编辑: tdhhjx.com

法国演员阿兰•德龙(Alain Delon)去世,享年88岁。他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万人迷,因饰演流氓和黑帮成员而成名,而在银幕之外过着动荡的生活。

他的家人上周日告诉法新社(AFP),德龙“在他位于杜希(Douchy)的家中安详离世,身边陪伴着他的三个子女和其他亲人”。他曾是法国一代耀眼影星中最亮的一颗之一,近年来一直身体状况不佳。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对德龙饰演过的“传奇”角色和他“令人难忘的”英俊脸庞表示悼念。

“忧郁、受欢迎、神秘,他不仅仅是一个明星:他是法国的一座丰碑。”马克龙在X上写道。

德龙成名是靠饰演杀人犯和杀手等具有犯罪倾向或阴暗面的角色。轮廓分明的英俊外表和明亮的蓝眼睛是他的招牌,在巅峰时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粉丝。

他最著名的电影包括1960年的《怒海沉尸》(Plein Soleil),该片改编自帕特里夏•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的小说《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由卢基诺•维斯孔蒂(Luchino Visconti)执导、德龙与伯特•兰开斯特(Burt Lancaster)联袂主演的1963年电影《气盖山河》(The Leopard);以及由让-皮埃尔•梅尔维尔(Jean-Pierre Melville)执导的1967年电影《独行杀手》(Le Samouraï),他在片中扮演一名职业杀手。

他的职业生涯有时被丑闻蒙上阴影,他公开承认自己与现实生活中的黑手党和黑帮成员的关系,其中一些人是他早年在巴黎打零工时认识的。

晚年的德龙曾发表引发争议的言论,包括承认打过女人耳光和批评同性伴侣收养孩子。

他还声称跟极右翼政客让-马里•勒庞(Jean-Marie Le Pen)是朋友。这使他在2019年在戛纳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上获得荣誉奖时——这是德龙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之一——引发反弹。

获奖当时,德龙曾为自己的成就辩护。“人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已经习惯了。但对于我的职业生涯,没什么可多说的。它是无可指摘的。”他在2019年接受《星期日报》(Le Journal du Dimanche)采访时表示。

德龙还在同年向法新社发表的一份声明中向粉丝们致敬,感谢他们在“我的尘世之旅即将结束之际”给予的支持。他表示,他在一生中经历了“如此多的激情与爱恋、成功与失败,还有如此多争议、丑闻和阴暗的事情”。

德龙1935年出生于巴黎郊外的索镇(Sceaux),从四岁被寄养开始,他的童年生活一直动荡不安,之后他又被送入一所接一所寄宿学校。17岁时,他加入法国海军,在当时被称为印度支那、由法国统治的地区服役。

上世纪50年代回到巴黎后,他结识了皮加勒(Pigalle)红灯区的黑社会成员,还在巴黎中央菜市场(Les Halles)当过搬运工。

通过一位朋友,他在1957年参观了戛纳电影节,结果被一位好莱坞经纪人发现,安排他参加试镜。他的演员生涯就此开始,饰演了一系列电影和舞台角色。他的表演让他获得了一些奖项,但他始终没有在美国成为大明星。

在职业生涯早期,德龙与女演员罗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相识,两人曾订婚,但最后未结婚。这对情侣后来出演了以性嫉妒为主题的剧情片《游泳池》(La Piscine)。

1964年,德龙与模特兼演员纳塔莉•巴泰雷米(Nathalie Barthélémy)结婚,两人生了一个儿子——这是他三段感情所生的四个孩子之一。

他与德国歌手尼科(Nico)所生的一个孩子去年去世了;他从未承认这个孩子是自己所生。

近年来,随着德龙在中风后健康状况恶化,他的子女间的纠纷逐渐暴露在公众面前。

他职业生涯中最黑暗的时刻之一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他的保镖兼秘书斯特凡•马尔科维奇(Stefan Markovic)的尸体在巴黎附近的一个垃圾堆里被发现。

在马尔科维奇被杀案的侦查期间,德龙曾受到调查,尽管他否认自己与这件事有任何关联。最终被指控谋杀的男子是德龙的一个朋友,后来被无罪释放。

上周日,政界人士和电影界人士纷纷向德龙表示悼念。曾与他共事的法国女演员韦罗妮克•雅诺(Véronique Jannot)称他是“神”,还说人们已经忘记了德龙的电影遗产。

“他的离去令人极度悲伤,但同时也是一种解脱。他不喜欢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雅诺告诉BFM电视台。

保罗•贝尔蒙多(Paul Belmondo)——曾在1970年与德龙一起出演黑帮主题电影《江湖龙虎》(Borsalino)的已故演员让-保罗•贝尔蒙多(Jean-Paul Belmondo)的儿子——告诉这家电视台:“电影史上的一章——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章——即将结束。”

译者/和风

文章编辑: tdhhjx.com

考据与传说:在浦东寻找一段“蒙娜丽莎传奇”

温江涛:浦东美术馆的特展“光辉时代”中,来自普拉多博物馆的《蒙娜丽莎》是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这版《蒙娜丽莎》与卢浮宫的原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蓝骑士艺术征件展:一场捍卫心灵的冒险

薛莉:这是一次向青年艺术家公开征集作品后的征件展。这群40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呈现出与上两个世代创作者截然不同的面貌。

苏施美术馆:从艺术史中打捞“她们”的作品

宋佩芬:这家地处瑞士偏远山间、远离尘嚣的美术馆,却致力于重新发现那些在男性叙事所主导的艺术史中被埋没的女性艺术家。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经常快步走,就不会那么绝望

崔莹:这位年过八旬、写就《使女的故事》的作者,分享她如何理解乐观和淡定,又怎样看待绝望与刻薄。

让海风穿过遗弃建筑,用树木残骸拼成森林

宋佩芬:在巴塞罗那亲历第15届Manifesta欧洲当代艺术双年展,感受艺术的沉思、疗愈与重生。

劳伦斯•韦纳:言下之意

魏宁均:劳伦斯•韦纳的“语言雕塑”并不只是那些印在不同材料上的文字,它也和观看者的凝视,以及由此而发的浮想联翩息息相关。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音乐是生命的隐喻

演出中巴伦博伊姆未说一语,步态蹒跚。但在散场时,台上包括巴勒斯坦、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朗在内的年轻乐手们,都纷纷转向彼此并张开双臂,一切结束于拥抱之中。

重温“绿洲”:掀翻屋顶,抚慰人心

张璐诗:随着“Don’t Look Back in Anger”的旋律响起,现场的听众被拧成了一股绳。在生活的难处面前,人们不会认为“煽情就是低级”。

对话亚当•韦恩伯格:惠特尼美术馆不是一栋大楼,而是一种思想

吴可佳: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馆长回顾自己在这家艺术机构的三十年生涯,并阐述在当今的纷乱世界中,一家艺术博物馆的身份与角色。

斯蒂格利茨:市场会失灵,政府也会失灵,但我们不应放弃希望

崔莹: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称,他的新书《通往自由之路》的书名受到了哈耶克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的启发。不过,他与哈耶克的观点完全不同。

对话刘晓都:在边缘生长出质感

这位深圳坪山美术馆的馆长表示,以跨界身份在边缘地带运营一家艺术机构,也是一次体验独特的“格物”与“为人”经历。